剛剛對華產品加收為期5年最高達99.7%費率后!歐盟再對部分商品加費
發(fā)布時間:2020-04-09在今年之前,歐盟一直都是我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2019年,中國和歐盟的進出口規(guī)模達到4.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但自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中歐雙方的經貿往來受到一定影響,今年前兩個月里,歐盟才憾失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位置,次于東盟位居第二。
據《聯合早報》周二最新報道,歐盟官方期刊周一表示,從周二起將對部分產自中國的產品加收費用,最高費率達99.7%,為期5年。報道稱,其中涉及中國巨石集團、浙江恒石纖維基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玻璃纖維產品。
玻璃纖維在風力渦輪機的葉片、船只、卡車和運動器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中國產的玻璃纖維因為物美價廉,在歐盟的市場份額也不斷增加。全球玻纖生產消費大國主要是美國、歐洲、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其人均玻纖消費量較高。歐洲仍然是玻璃纖維消費的最大地區(qū),用量占全球總用量的35%。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玻璃纖維企業(yè)自中國出口至歐盟的產品征收反傾銷及反補貼稅的決定,也獲得了當地玻纖組織的支持。歐盟曾經就反傾銷調查了一年,結論為中國玻纖對歐盟市場的出口屬于傾銷,并有違規(guī)補貼。歐洲玻纖組織表示,歐洲汽車和可持續(xù)產業(yè)對中國國資控制的玻纖出口過于依賴。
而據今日信報4月8日最新報道稱,歐盟委員會突然在公報中表示,由于自中國和印尼進口的商品給當地制造商帶來了實質性的損失和傷害,歐盟決定對原產于印尼的平軋不銹鋼征收17%的進口費用、對原產于中國的同類產品收取14.5%至18.9%的額外費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不銹鋼行業(yè)也在逐漸變得壯大。2011年,我國不銹鋼產量還只有1409.1萬噸,到2018年,這一數字已經飛速增長至2670.68萬噸。經預計,去年我國不銹鋼出口量或達到360萬噸。而如今,作為主要買家之一的歐盟對中國不銹鋼產品做出加費舉措,或將給中歐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帶來一定的影響。
歐盟在本周內已經連續(xù)兩次對華商品做出收費舉動,這不僅讓中歐雙方未來的經貿合作蒙上不確定性,同時也給本就不被看好的歐洲經濟帶來了壓力。要知道,近日歐盟中國商會(CCCEU)發(fā)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近6成的中資企業(yè)有意增加在歐盟的投資。但由于歐盟多次對華商品的做出意外舉動,這些投資計劃能否順利落實還很難說。